說到壓力,有個說法那叫一個精辟:“壓力山大”。
求學壓力、求職壓力、工作壓力、升職壓力。又或者房貸壓力、逼婚壓力、二胎壓力、中年人的贍養和撫養壓力。正所謂“獨壓力不如眾壓力”,這些壓力掐在我們人生中的每個關鍵節點,所以喘不過氣,所以不堪重負。
其實,“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沒有壓力的人。相反,他們是那些壓力很大,但把壓力看作朋友的人。這樣的壓力,是生活的動力,也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?!?/strong>
壓力新研究:壓力會殺死人
但壓力也只殺得死會這樣想的人
據研究發現,那些相信壓力有害健康的,會經常失眠、內分泌失調,并且誘發癌癥或心臟病,最終使得死亡的風險增加了43%,嚴重影響身心健康。
但是,如果承受極大壓力的人,不認為壓力有害,死亡的風險就不會升高,甚至比壓力較小的參與者死亡風險更低。
是的,真正有害的不是壓力,而是認為“壓力有害”的想法。也就是說,壓力并不是導致死亡風險增加的決定因素,如何看待壓力才是其決定因素。
研究人員還估計,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的,并不是壓力本身,而是認為壓力有害這個想法。
那么,改變對壓力的看法,是否能夠促進人們的健康?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的確如此。當你改變對壓力的看法時,你便能改變你身體對于壓力的反應。
顛覆認知:壓力有助于身體健康
接下來,我們從生理角度解釋這種現象。
一般情況下,壓力會讓我們的心率加快,血管收縮,而這也是慢性壓力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原因之一。
但是,當認為身體對于壓力的反應有利時,他們的血管卻是保持松弛的狀態。他們的心跳仍然砰砰直跳,但是以一種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統活動的方式,就和你開心或者受到鼓舞時的跳動方式類似。
這是因為當人們受到壓力時,作為對壓力的反應,腦垂體會釋放一種壓力性激素,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催產素(oxytocin)。
而催產素不僅僅作用于大腦,還有益于身體,如保護人們的心血管功能避免受到壓力帶來的傷害。
催產素還是天然的抗炎物,還能幫助血管在應對壓力時保持放松?,F在我們應該知道:壓力為什么會讓我們更健康了。原因就在于壓力會讓我們身體釋放出催產素。
總在社交場合倍感壓力?
其實它是來幫你的??!
上面說到催產素是一種壓力性激素,其實它更是一種神經激素,直接作用于腦部神經的功能和運作。
催產素可以很好地調節大腦的社交本能,促使人們與別人交往;而且,催產素讓人們渴望得到朋友或家人的擁抱或接觸(又被稱為擁抱激素)。
它甚至會促使人們去主動幫助和關心那些你在乎的人。因此,由于壓力產生的催產素會讓人更有社交能力,人們變得更容易相信別人,更具有合作精神且更慷慨大方。
其實,我們的心臟有催產素受體,它能幫助心肌細胞再生,并從壓力導致的損傷中得到恢復。催產素對于人體的這些好處來源于社交聯系和人際支持。也就是說:
當你對處于壓力狀態中的人施以援手時,無論是對于尋求幫助的ta,還是對幫助ta的你自己,你們體內都會釋放出更多的催產素。如此一來,你對壓力的反應會變得更健康,也能從壓力中迅速恢復。
神奇的是,機體對于壓力的反應建立了一種釋放壓力的內在機制(壓力本身可以減緩壓力),而這一機制就是社交聯系。
這也可以解釋:為什么人們在經歷過大的創傷后,會變得更加具有“利他思想”。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照顧朋友和家庭,也更愿意提供各種志愿服務。
創傷幸存者花越多時間幫助他人,他們會感覺到越幸福,也會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意義。就像汶川地震一發生就有很多自發組織的救援人員前往汶川,他們說:“我之前也是地震的幸存者,我現在特別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,就是想去幫助別人”。
壓力健身房:
壓力可以鍛煉你的“韌性肌肉”
那些認為壓力有害的人,感受到壓力時,就企圖逃避來應對壓力。而認為壓力有益的人則會主動積極地應對壓力,面對壓力迎難而上,你就強化了應對壓力的資源,對生活的挑戰更有自信,會建立和維持更親密的社交關系。
因此,當你以這種方式看待壓力時,你不僅能夠在壓力下做得更好,而且你達到了一個更高深的境界--你告訴你的身體去相信你能夠應對生活中的挑戰,而且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!
“你說的我都懂,但究竟要如何改變?”
三步,改變你的壓力思維模式!
縱然各項研究表明,壓力本身沒有害,認為壓力有害才有壞處,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堅定地認為壓力有害,那么,我們如何改變你的壓力思維模式呢?
為了改變你的壓力思維,首先得了解你的壓力思維,有意識的關注自己對于壓力的反應,然后通過以下三步進行改變:
第一步:承認壓力的存在。也就是說當你感受到壓力時,不逃避它,允許自己感知到壓力,包括它是如何影響身體的。
第二步:歡迎壓力。意識到壓力是你對在意的事物的反應,并聯結到壓力背后的積極動機。
第三步:運用壓力給你的能量。不要試圖耗費時間管理壓力,而是思考你現在可以做什么來應對壓力。
每當你感受到壓力時,應用上述三步進行練習。你會逐漸看到壓力的好處,改變壓力有害的思維;你會更擅長應對壓力,焦慮和抑郁狀況會更少,你會更健康和幸福。
這種思維的改變,是更多積極變化的催化劑。我們很多人認為有些問題根深蒂固、難以改變,但這并不表示我們無能為力。壓力本身不可避免,但你遇見壓力,也就收獲了一個利用壓力的機會。這些思維模式上的小改變,會激發一系列深入的變化。
因為有壓力,生活才有意義
比起對不安的逃避,對生活意義的追求才是身心健康的不二法則。
作出決定的最好方式是選擇那些對你生活有意義的事情,然后相信自己能夠處理好伴隨而來的壓力。
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沒有壓力的人。相反,他們是那些壓力很大,但不消沉的人。這些人認為自己的生活接近完美,我們稱這種現象為“壓力悖論”。
藝術家、運動員、外科醫生、音樂家、游戲玩家,當他們專注于藝術或技能中時,這些領域高手都表現出明顯的“挑戰反應”跡象。
該反應使他們獲取到更多的腦力和身體資源,讓他們處于一種很享受、完全沉浸其中的心流狀態。我們才會看到他們自信滿滿、無比專注的巔峰表現。
這些所謂的“高手”是因為自己能力高強就沒有壓力了嗎?才怪,他們的壓力也大了去了。但他們都知道一點:你認為壓力好,壓力就幫助你;你認為壓力壞,壓力就折磨你。
庫珀·埃登斯曾說過:“與其恐懼,不如擁抱?!?/p>
將壓力看作是助力,人們的身體也會隨之發生改變,呼吸加深為心臟導入更多氧氣;心跳加速將氧氣、脂肪和糖輸送到肌肉和大腦;壓力荷爾蒙,如腎上腺素和皮質醇,幫助肌肉和大腦更有效地接收和使用能量。
由此一來,大腦會更快分析感知到的事物,不再分心,不重要的事項不予考慮。壓力還能夠集中你的注意力,以獲取周遭更多的信息。
以后,當我們再遇到心跳加速、呼吸急促的時候,告訴自己:你的小宇宙正在積蓄能量,應對挑戰呢!我們要學會善用壓力,承擔壓力,追求生活的意義,達到個人更好的狀態。在努力中實現自己的潛能和價值。
此外,當我們再看到需要幫助、處于壓力中的人時,告訴自己:快去施以援手,釋放更多催產素吧。
年關將至,我自己的壓力也超級大。希望我們都能給自己一個重新認識壓力的機會。
壓力一定會有,但壓力給我們帶來的負能量,是可以轉正的!
CopyrightC 2009-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
蜀ICP備2021029440號-1
51150202000343
地址:宜賓市老城區都長街46號4樓 EMAIL:269828378@qq.com
Powered by PHPYun.